Search

原文刊於《信報》副刊「涼言天賜」專欄。謝謝~



202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原文刊於《信報》副刊「涼言天賜」專欄。謝謝~



2021年8月21日

劉天賜 涼言天賜

有所不為

已過世的演員黃新先生,以飾演《香港八一》老闆懋叔一角為觀眾熟悉。他是隱世書法家,他曾為我寫一句話,好作留念,我說寫「有所不為」吧,我的座右銘。

這句名言,我欣賞久了。有些事情,萬萬不可做,有甚於生死及痛楚。儒家說:有些東西重於生死,乃是人禽之別呀。我們相信,今生為「人」,一定要與其他動物有區分,否則何以為人呢?這種分別,便是人類社會,有其規範,即是有所不為。猛獸如虎獅,餓則覓食,不論什麼食物,可吃便生吞,故此,猛獸沒有所謂「人性」;人類飼養了上萬年的狗隻,飢寒交迫,亦不知有主人,亂咬狂吠一番。此謂之有為了。人之謂「人」,便是能自我約束(自我約束的,便是人上人;要人加以約束的,是中等人;約束不到的,下等人也)。有些事,寧死也不幹的。

舊時,家教、社教,都把此意識潛移默化在電影、話劇故事中,以此為主題,所謂教仁教義。現在的故事,往往便是絕世英雄,相差太遠了。

世界上有大是大非,每人心中自然而然知道的,毋庸懷疑。這些大是大非,馬虎不得、看輕不得,是做人標準。這些行為,夜深人靜、內心清明時,便會出現,即受良心譴責了。可是回到現實,又會忘得一乾二淨,尤其在此工商業大都會,貪婪乃人之常情。一起貪念,哪會記得是非對錯呢?我說工商業大都會,不論姓資姓社,都倡向錢看。掙錢乃第一誘因,人人都注重金錢,便易失是非心了。有錢才對,有財真實,容易是非不分,這年代,要有所不為,不要為金錢而失去是非之心,大是大非之心也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